国际青年长江行活动总结
本次以“让世界看见楚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旨在通过深度体验与交流,向国际青年展示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代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出海”。活动历时三天,内容丰富,互动性强,获得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一、活动概览
活动主题:让世界看见楚文化
活动时间:2025年9月19日启动
活动地点:湖北荆州
参与人员:来自马尔代夫、阿根廷的政要、智库学者以及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13个国家的15名优秀国际青年代表
活动内容:参观文化遗产、体验非遗技艺、观看开幕式、现代产业与生态保护考察等
二、主要活动内容及亮点
活动环节 |
主要内容 |
国际友人感触 |
文化探源 |
参观荆州博物馆、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目睹珍贵文物(如玉覆面、虎座飞鸟、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了解竹木漆器、简牍修复技术(如十六醇的使用) |
对文物精美程度和科技修复赞叹不已,巴基斯坦青年保克盛赞中国“拯救历史”的科学精神 |
非遗体验 |
在楚绣坊体验楚绣技艺,在楚韵阁体验楚简制作并书写 |
伊朗青年白玫盛赞楚绣纹样大气、针法浪漫;荷兰青年史凯恩获赠战国文字书写的名字,深感韵味独特;巴西青年拉斐尔赠世界语诗歌,促成文明对话 |
古今对话 |
身着战国袍登临荆州古城宾阳楼,俯瞰荆州,聆听古代城池防御体系讲解 |
俄罗斯青年安娜圆了“古装梦”;巴基斯坦青年保克感觉“真的和2000多年前的古人对话了” |
开幕盛典 |
观看第二届楚文化节开幕式,开幕式以楚简、漆器、战国丝绸三张“世界文化名片”为叙事主线,融合光影互动、无人机表演等现代科技 |
沉浸于跨越古今、融汇中外的楚文化盛会,感受楚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厚底蕴与时代风华 |
现代风貌 |
参观美的工厂、白鳍豚自然保护中心 |
了解荆州现代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成就,感受古城的新活力 |
三、活动心得
陈锦琪:
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组长,我负责任务分配、接机协调、以及荆州博物馆讲解工作。这段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极具挑战却又收获满满的成长之旅。在博物馆中我的任务是为重点外宾讲解“五大夫遂”墓葬展区与漆器馆。首先这是我第一次对馆藏展品进行如此全方位、细致的了解。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不仅弄懂了“五大夫”的爵位含义、漆器制作的工艺等专业知识,更试图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精神。其次,将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精准又生动地翻译成英文,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在活动开始前,跑到博物馆进行模拟讲解,讲给老师和同学听(这里非常感谢程老师和纪老师,为我讲解做了很多指导,让我能更有信心),熟悉每件文物的位置,构思讲解的动线,调整语速和姿态。这个过程确实费心费力。
但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当看到国际朋友们在我讲解时,眼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并对精美的漆器露出惊叹与欣赏的神色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文化桥梁的志愿者,其价值就在于能点燃他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最令我动容的时刻,是告别时巴西青年拉斐尔紧紧握住我的手,真诚地说:“谢谢你这些天的帮助,而且你的博物馆讲解非常棒!”这句简单的肯定,让我觉得所有熬夜准备的辛苦都烟消云散。我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收获了跨越国界的友谊与认可。
萧媛:
参与这次国际青年团的活动,对我而言是一场充满温暖与爱、挑战与成长的奇妙旅程。活动期间,除常规随团翻译外,我肩上最沉甸甸的责任,便是啃下文物保护中心交传这根“硬骨头”。由于文物保护点位的特殊性,许多待讲解的珍贵文物,在活动正式开始前,我都没有见到过——这意味着每一次术语转换、每一段信息传递,都要在现场与未知的文物细节快速磨合,考验着临场反应与专业储备的双重底气。
不过,这份紧张与不确定,被国际青年团代表们的温暖悄悄化解。在交传过程中,他们始终全神贯注地倾听,用专注的眼神紧紧跟随我的每一句话。每当我完成一段翻译,总会收到来自他们的轻轻点头与善意微笑。那些不加言说的鼓励,不仅是对我专业的认可,更成为我从容表达的底气。谢谢最会提供情绪价值、最温暖的你们。
还要感谢我最棒的队友们,感谢锦琪、自成、文洁、紫睿,在我完成任务后就立马对我说“你真的太牛了!”、“表现得超级棒!”,那一瞬间我真的很开心,开心自己圆满完成了任务,没有给团队拖后腿(因为前一晚我的队友们博物馆讲解的效果真的太棒了!)。也要感谢白妈妈、谢敏女士、李卡哥哥、保克哥哥、史凯恩大王、马丽塔姐姐等在文保中心参观结束后就找到我对我说“Your English is really great! And your performance was very professional!”,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语言作为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性。我所传递的不仅是文字信息,更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沟通对话的纽带,每一次准确的翻译,都是一次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当然,我要特别感谢一路走来一直护着我们、照顾我们、鼓励我们、信任我们的程书记、关区长、潘科长、胡主任、田浪哥,正是你们的爱护与温暖才让我们能够有充满自信拿起麦克风、站在“舞台”上的勇气,让我们毫无顾虑地迎接挑战。最后,我想认真地对自己说一声感谢。感谢那个提前无数次打磨专业术语、反复模拟讲解场景的自己,正是这份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努力,才让自己在面对现场临时调整与即兴提问时,能做到临危不惧、自信沉稳。回想站在文物保护中心门口的那一刻,我从未想过自己能独立扛下近一个半小时的交传任务。如今回望,这份突破与成长,是时光赠予努力最好的勋章。
罗自成:
博物馆讲解这一路来无疑是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我负责的玉器展厅从第一站变成了最后一站,准备的众多讲解文物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缩减到两件。好在前期我们有充足的准备,在最后演出的时候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也印证了书记的话"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对我来说,我对博物馆的讲解也下了小心思。夜游博物馆这一计划与我印象中《博物馆奇妙夜》这一电影刚好契合,于是在结尾处我引用了其中的一句台词"He absolutely loves history and believes that the more you know about the past the better prepared you are for the future"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当我说完后大家会心一笑,很快就get到我想表达的点。与其用长篇大论的文稿灌输式讲解,不如将心比心,从对方更能接受的角度入手,让沟通的距离大大缩短。
向文洁:
感受:首先是很幸运遇到锦琪姐,帅成成,媛姐,紫睿social小王这几位真诚可爱的小伙伴们~非常感谢程书记和其他老师把我调到这个team里面,既是对我能力的信任,也是对我的一种考验。在博物馆讲解当中,无疑是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我负责的丝绸展厅从第二站变成了第一站,准备的讲解词当中由于路程原因要增加开头结尾,还要增加很多对博物馆的了解和讲解内容,所以在讲解当天讲了很多博物馆的介绍,因为第一个发言所以心里特别紧张,但是好在给团队开了一个特别棒的头。第二个重要考验便是楚简的交传,讲解的老师之前从没见过,之前写的稿子现场全都没说,基本上是freestyle,好在之前对不同楚简进行了背景调查以及对之前稿子深度熟悉,所以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补充了一些其他相关内容,特别惊喜的是史凯恩很感谢我的翻译,让他感到更加清晰了,因为讲解的老师有地方口音。
经验:首先就是要时刻站在他人角度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主人要迎接客人,带客人游览,将心比心;其次一定要准备好资料背景了解,外宾对好多东西很好奇,还好有我们的“百科全书”帅成成以及我们大家原有的知识储备在旁边给外宾详细地介绍使得他们都非常开心;最后就是可以对外宾每个人的背景资料提前了解,这样可以和他们有共同话题去聊,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就像在和家人朋友一样相处,并且基本都照顾到不会冷场。
李紫睿:
由衷感谢学校给我们机会参加第二届楚文化节,真正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文化瑰宝和荆州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
一开始的踩点开会、各种碰头会,我跟大家一样会紧张,但有了我们五个人的小团队和程书记的带领,还有外院老师们的指导鼓励之后,能更沉稳冷静地做事。渐渐更多的有了归属感,在和队伍一起学习新的知识和非遗,走过荆州的古迹感受历史的厚重。因为大家的叮嘱,我们除了学习了自己负责的板块,也熟悉队伍每个人的点位资料。在随团途中,白玫老师对于中国文化无比好奇,但是比起英语她对中文更熟悉,正是因为我们未雨绸缪,所以才能跟白玫老师单独用中文介绍重点文物!谢谢各位老师考虑得这么周到。
随团虽然是短短三天,大家与团内的每一个外宾都建立了深深的链接。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我们不仅在这学习中国的文化,也看到了大家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互相交流和学习世界各地文化。从小心翼翼的破冰聊天到熟络之后可以一起开玩笑作伴,离别的时候依依不舍,都期盼着下次相遇,感慨万千。
机会难得,不远万里相聚一起,能够交流互鉴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