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语言服务 >> 语言服务中心 >> 服务项目 >> 正文
服务项目

第二届楚文化节语言服务学生团队的工作心得与总结(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9-22 [来源]: [浏览次数]:

万雁飞:

领导随行口译:

这次的欢迎晚宴是我第一次做交传志愿者。开始之前真的特别紧张,还把晚宴的菜单和相关菜品介绍打印出来做成了手稿。晚宴当天我负责的是玻利维亚驻华大使,大使很喜欢晚宴的菜品,先后用了fabulous、incredible、amazing来表示自己对当晚菜品的喜爱。同时,大使还询问了晚宴上红酒的产地,并给了很高的评价。在我看来这次的晚宴也是一次文化交流。大使在听到晚宴上演奏的一首歌曲时和我们说,这是他们那里非常traditional的tango,大使表示能在这里听到这首歌非常地感动。这次的晚宴让我意识到活动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不仅要对菜品和特色菜品背后的故事有所了解,还要对翻译对象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如果只是简单地记住晚宴的菜品名称,像演奏的tango、喝的红酒,吃的甜点、荆州的历史等等这些问题是无法进行准确翻译的。

美国领馆随行口译:

这次能够接待美国驻汉领馆的总领事,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与外事活动,是一次非常非常难忘的经历。从接站、晚宴、楚文化节开幕式,到最后的酒会,我作为联络员与口译志愿者都全程参与了。前期通知我一个人负责美国领馆的时候,作为研一新生且没有过外事活动、翻译志愿者经验的我,真的非常紧张担心,直到当天总领事办理完入住后才松了一口气。总领事柯儒思先生的中文很不错,人也非常绅士。我们在英语交谈的过程中偶尔也会说几句中文。印象很深的是,在晚宴临近结束时总领事用中文问我“你吃饭了吗?”,听到我回答已经吃过工作餐以后总领事说“我担心你没吃饭。”开幕式结束后的酒会上又遇到了来自荷兰的国际青年团代表Koen。Koen的研究方向是中美关系,在简单的寒暄后,这个小小的圆桌变成了纯正的英语角。第二天复盘的时候我也有了以下的经验:首先,在引导总领事的过程中,自己总是习惯性地站在总领事侧后方。但因为自己是“引导者”的身份,所以应当在宾客的略前方,和中国传统礼仪中站在客人后方不同。其次,作为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勇敢地开口说。酒会上Koen表示我和旭圆学姐做到了勇敢去使用语言,这是非常棒的。在交流过程中会有想不起来某个词该怎么说,某句话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时候,但是这些都不会成为交流中的障碍,沉默、不去开口表达才是。

周月:

这次担任荆州活动的陪同翻译,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段充满收获与感动的经历。其实从九月初开始,我就开始进行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仔细整理荆州的时政、文化、经济、友好城市等资料,还不断进行实地演练,跑路线、踩点位。通过这一系列准备,我对自己的家乡荆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整个活动流程和各类场景的应对更加从容。

在活动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优秀人员,也更熟悉了解了我闪闪发光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付出努力、奉献自己,那种团队精神和集体默契让我感触很深。虽然楚文化节来临的几天,我被派去执行别的任务,但也因此有机会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目睹了这一精彩盛事,感受现场热烈氛围,体验多维视角的观察感受,也算是一种独特收获。

同时,我在陪同翻译中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面对来自各国的大使和嘉宾,我不仅要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也要兼顾礼貌、文化差异和现场氛围。这让我明白,翻译不仅是桥梁,更是一种责任,需要耐心、细致和敏感。在活动中不仅我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我的组织协调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最后,感谢学妹帮我拍照留念,也感谢整个团队的支持与信任。这次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也让我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更珍惜身边每一个努力的人。

屈玮:

开始非常紧张,担心这么多内容自己无法熟练,没有中文讲解的提示很难记住所有内容。由于和历史相关的居多,年份也比较多,在还没有去实地彩排之前是非常担忧的。没有正式和中文讲解的姐姐对过流程,所以第一次正式彩排出了洋相。当时觉得肯定会把我换掉,但是我导非常挺我,直接就是一波鼓励,我爱我导!没有放弃我,给我支招。我想着绝不能丢脸,所以自己连续去了2天彩排。在正式开始的早上8点,又彩排了一遍。终于!万无一失,全都记住并讲解下来了。

做领导随行的变动最大,开始我并不知道我是哪位领导的翻译,后面安排站位,我的那位领导上去代表发言的时候,我就知道不简单了,非常紧张。但是这个领导前菜吃完就走了,没有什么翻译压力。她走后,我坐在旁边大使的后面,他就和我聊,给我介绍他家里人,很亲切,还告诉我他是怎么学英语的(可能是觉得我的英语有点差哈哈哈哈)。后面和英国大使参观洋码头,一起吃饭,就已经很熟练了。总之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欧阳菲菲:

十分荣幸能作为随行翻译参与第二届楚文化节,主要负责在欢迎晚宴期间陪同墨西哥外交官与孙部长。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高规格的外事翻译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人际交往与专业素养课,让我受益匪浅。

活动开始前,我内心不免有些紧张。毕竟许久未参与如此大型的活动,且接待的外宾与领导级别很高,深感责任重大,具体对应的领导是一小时前才分配的,并且还临时更换成另一位领导。在特定活动流程开始后,我需要第一个就位,太早会不合时宜,太晚会耽误后面小伙伴的时间。这种紧张情绪甚至直观地反映在了身体上——额头起了一片痘痘。然而,当工作正式开始时,所有的不安都在温暖、融洽的氛围中悄然消散。

我尤为感动的是孙部长的平易近人。他在了解到我的翻译工作后,第一句话并非询问工作准备,而是关切地问我:“吃过饭了吗?”这句充满人情味的问候,瞬间拉近了距离,让我感受到了长辈般的关怀,也让我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下来。

而我所陪同的墨西哥外交官,同样谦和友善。宴会期间,双方的交谈并非严肃的政治或商务话题,反而更多地聚焦于美食、旅游等轻松愉快的领域。外交官先生畅谈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特别是对中华美食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其对和平发展的珍视。这场谈话让我深刻体会到,外交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更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与理解,共同的情感是构建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

此外,我也被身边同事们专业、投入的工作状态所感染。看到大家各司其职、从容不迫的身影,我深受鼓舞,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翻译工作中。有趣的是,当我完全沉浸在沟通的桥梁角色中时,额头的痘痘也不知在何时悄然消退,这或许是心态放松后最直接的生理反应。

回顾整个过程,我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一是“专业源于专注”。当我们将注意力从对“高规格”的紧张,转移到对“本职工作”的专注时,专业能力便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二是“真诚跨越国界”。无论是领导的关怀还是与外宾的交流,真诚永远是沟通最有效的润滑剂,能够自然而然地消除隔阂,促进理解。

此次楚文化节之旅,是一次宝贵的历练。我由衷感谢给予我这次机会的领导和团队,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在翻译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地前行。也非常感谢在场的记者朋友,为我留下了一张“人生照片”,虽然还有很多不完美之处,但当我日后回忆起,我不会在意当时发型是否完美,表情是否失真,而是由衷感谢一切。

顾盼:

这几天的工作对我而言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作为此次活动的领导随行翻译,我深切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与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任务开始之前,我对外宾接待和多场次翻译工作心中充满紧张。此前我从未承担过类似的重要翻译任务,更何况服务的都是高层领导。接到任务后,我便开始查找相关资料,不断准备,但因为过于紧张,总是“看了就忘,忘了再看”。我先预习了晚餐菜单,把可能涉及到的菜都回顾了一下,然后把沙市较出名的景点都大概串了一下,还看了领导的负责领域。

在实际的口译和交流过程中,第一天的晚宴让我印象深刻。我为市长进行翻译,席间市长和大使谈及经济领域,也谈到荆州与加勒比国家之间的友谊。刚开始时,我面对频频出现的经济专业词汇十分慌张,但很快学会了灵活应对,用替换和调整来保持交流的顺畅。我不能让两位领导的目光停留在我的迟疑中,于是努力调整状态。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逐渐适应了节奏,也愈发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是会场布置、流程衔接,还是突发情况的应对,随团的同学们总能互相提醒、彼此补位,让我在压力中不再孤单。正是这种默契与支持,让我能够更加自如地完成任务。到第三天,我已能较为从容地应对各种情况;而在最后一天的午宴上,当我顺利传达秘鲁大使与书记的交流时,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成就感。

我特别要感谢特多大使和秘鲁的外交官,他们对我十分耐心,非常友善,我有卡壳的地方他们还会让我慢慢来。在这样的环境里,我逐渐变得没那么紧张。

最后,很高兴认识这么多同学,这份宝贵的记忆我会一直珍藏在心中。

未来,我将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与责任感,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用更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更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衷心感谢每一位并肩作战的同学!正是有了大家的努力与支持,我们才迎来这场圆满的胜利!

何禹典:

八月底,看见学院开始招募楚文化节志愿者,我内心十分向往。在荆州,能如此近距离接触外宾的机会实属难得。但当时我的大论文初稿尚未完成,内心焦灼,便劝自己先以学业为重。开学后,听到同学们、学弟学妹们热烈讨论着各自的岗位和培训,我才清晰地意识到,我羡慕他们,羡慕他们能勇敢地抓住机会,而我的错过,也怨不得别人。

就在文化节临近的几天,事情迎来了转机。辅导员联系我,说仍急需一名担任区领导随行交传的志愿者。那一刻,欣喜与焦虑同时涌上心头。我从未有过口译经验,外交无小事,也害怕自己会搞砸;但上一次的退缩已经让我心生遗憾,这一次,作为土生土长的荆州人,能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的机会就摆在眼前,我不能再错过。于是,我对辅导员说:“老师,我试试吧!”就这样,我成为了楚文化节志愿者的一员,肩负起为区领导担任随行翻译的任务。

我的主要职责是跟随区领导接送机,因此那三天几乎都在荆州与宜昌三峡机场之间往返。周五接大部队,周六清晨八点接古巴驻华大使,周六晚上,当其他志愿者都在开幕式现场时,我和领导正奔赴沙市机场,迎接巴哈马驻华大使与阿根廷外交官,只能在车上用手机直播观看那场盛大而震撼的开幕式。次日清晨五点多起床为古巴驻华大使送行……辛苦是自然的,但这一路的收获,远超疲惫。

最难忘的是周六晚上,我们与郭区长一同迎接巴哈马驻华大使。汇合后,郭区长向她热情介绍荆州的历史、博物馆与古城墙,也聊起巴哈马的旅游业与交通。我的翻译或许不尽完美,但大使始终报以微笑,耐心倾听并给予鼓励。她告诉我们,因公务耽搁了一天行程,并对第二天的足球赛充满期待。果然,次日她亲自为足球赛开球。赛后,我鼓起勇气邀请她合影,她不仅欣然同意,更优雅地展开巴哈马国旗,笑容温暖如阳光。

随后的烧烤晚宴上,我邀请手拿烤串、端着啤酒的她坐在我旁边。她对我盘中的蘸料产生好奇,我介绍这是有点辣的“烧烤料”,她听后眼睛一亮,表示自己非常爱吃辣,立刻起身去取。在整个交谈中,她反复赞叹这蘸料的美味。我告诉她回到北京也可以尝试,她坚定地说“一定会的”。我注意到她闪亮的美甲并真诚赞美,她像朋友一样开心地“炫耀”起来。临别时,她甚至特意问我蘸料中白色的粉末是什么,我赶紧查了词典告诉她那是“sesame”(芝麻),是磨碎的芝麻粉。她拍了拍我的肩膀,叮嘱我“take care”,那份优雅与亲和力,让我深深感动,也希望自己未来能拥有那般从容的气度。

另一幕深深触动我的,是那场雨中的足球赛。拉美团足球队的队员们似乎全然不受天气影响,雨水反而激起了他们更高的热情。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观看足球赛,不由自主地为每一次逼近球门的射门而欢呼、紧张。当比赛以2:2结束时,看到身披不同国旗的拉美球员们在雨中紧紧相拥、欢呼,我瞬间理解了足球的魅力,它跨越国界,将所有人紧紧联结在一起。

足球赛后,我们外院的志愿者们拍下了标志性的大合照,“阳光外院!活力无限!”“长大了上长大!毕业了闯天下!”的口号响彻现场。这次文化节所有与语言相关的服务都由我们外院承担,从景点讲解、酒店引导到领导随行翻译。我虽只是接送机环节中的一环,但作为驻华大使们踏上荆州土地后接触的第一批人,我们的服务塑造着他们对荆州的第一印象,意义非凡。

回顾这段旅程,我结识了来自各国的外交官,聆听了他们的故事,也遇到了来自北京的专业同传译员和可爱的学弟学妹志愿者,可谓不虚此行。我在荆州出生、长大,高中毕业后在外求学工作六年,总是想念家乡的牛肉米粉和古城墙。每次疲惫时回到荆州,总能汲取能量,重新出发。细细想来,这二十多年我一直在接受着荆州的滋养,如今归来继续学业,终于能用所学反哺家乡,为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荣幸。

衷心希望荆州越来越好,让世界看见这座历史名城,看见璀璨的楚文化!